近日,科技部審批通過了第二批19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目前具體名單尚未完全公布,但有部分省級單位已經報道了該省份有實驗室獲批的新聞,新疆和四川分別有2家和1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審批通過。
據中新網新疆新聞及天山網信息顯示,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和上海藥物所作為依托單位聯合申報的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平行合成反應儀,由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中國—塔吉克斯坦煤電能源清潔轉化及高效綜合利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分別獲批第二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另一方面,據四川日報報道顯示,四川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四川省的中國-新西蘭獼猴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平行合成反應儀,將成為四川第二家國家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共建聯合實驗室和聯合研究中心是“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模式。根據2017年相關部署,我國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計劃5年內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
關于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將以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為己任,以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為契機,以有效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藥市場供需矛盾為突破口,加強對上述區域特色藥用資源和傳統醫藥的挖掘,開展高附加值中醫藥、化學藥、生物藥等合作研發與產業化,在優勢互補基礎上開展協同創新,加強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促進適用技術轉移和成果推廣應用,發揮聯合實驗室的示范引領作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藥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