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國際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單,兩名中國杰出科學家——江連洲、陳建設成功當選。 國際食品科學院成立于1997年,是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設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專家組成的學術機構,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學術組織。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代表全球食品科技專家的最高榮譽。目前,國際食品科學院擁有院士210名,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國際杰出專家學者中選舉產生。國際食品科學院每兩年增補一次院士,每次增選新院士不超過30名6位平行合成儀。江連洲,歷任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AOCS中國分會主席、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等。榮獲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等榮譽稱號。江連洲教授近40年來致力于大豆加工理論和技術研究,率先提出植物蛋白柔性化加工理論,主導創建了以產品高端化、生產高效化、資源高值化為特征的中國特色大豆精深加工技術體系。
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50項,發表SCI/EI論文近200篇,出版著作11部;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科技獎勵等30余項;獲授權發明專利近100項;轉化科技成果40余項,累計為企業創經濟效益達100億元。陳建設,博士,現任浙江工商大學教授,食品學院特聘副院長。英國食品科技學院院士,ISO食品感官分析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化學會食品委員會委員。2014年在浙江工商大學建立了國際領先的食品口腔加工實驗室,并于2016年與英國利茲大學建立了聯合實驗室。陳建設教授在諸如人類唾液、口腔生理與飲食能力、食品質構的設計與調整、食品質構感官、老年特殊食品等領域開展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研究,六年中共發表原創性學術研究論文90余篇6位平行合成儀,其中與國外知名大學合作發表的有40余篇,和多篇SCI高被引論文。根據Mendeley等數據庫的統計,陳建設教授的論文總被閱次數已超過14萬次,總被引超過3400余次,h值已達31。主編出版的英語學術著作2部,同時參與多本英語學術著作的章節編寫,參與制定國際吞咽障礙者食品質構國際標準1項。陳建設教授榮獲2016年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學會頒發的年度國際杰出成就獎,2019年當選全球10萬名(1.5%)最有影響力科學家。